作為一款已經銷售了超過150萬輛新車的國產精品緊湊型SUV,吉利博越的名字相信應該被不少國人所熟知。而隨著如今吉利汽車已經推出了全新的博越L車系,這款車型也完成了自我的向上升級,并為消費者提供了1.5T、2.0T和1.5TD雷神Hi·F油電混合動力這三套動力系統可選。
就在近期,我們參加了吉利汽車舉辦的“新我,新博越L” CMA深度品質長測暨張家界之旅試駕體驗活動,而此次我所試駕的車型則是博越L燃油版的頂配(2.0TD 旗艦型,售價:15.37萬)。那新車到底能不能稱得上是15萬級SUV新“卷王”,又是否如外界所言:是家用SUV里的六邊形戰士呢?下面且聽我給大家來分享一下試駕心得與感受。
每次上手試駕新車之前,我都會為對所試駕的車型做一番簡單的功課,以防面對臨時調換車型所出現的手忙腳亂情況。好在的是,這次廠家給我們安排的全部是2.0T頂配版本的博越L,因此在參數上肯定就不會搞錯了。這是一臺最大功率為218馬力、峰值扭矩為325?!っ椎?.0T發動機,傳動匹配的則是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。
值得一提的是,這代博越L全系都沒有四驅車型,而廠家此舉想必也是為了更好地節約成本。畢竟, 作為一款主打城市用途的SUV,其實有沒有四驅問題都不大,更何況廠家把省下來的錢又在車價上回饋給了消費者,所以對于這種做法我是能夠理解的。
實際開起來之后,博越L在駕駛模式上提供了經濟、舒適、智能、運動等四種模式可選,其中經濟模式和舒適模式開起來的感受比較接近,所以我大部分時間里也都是掛在智能模式下在駕駛這輛車。
城區里行駛時,智能模式的油門響應很聰明,需要超車的情況下,變速箱反應很快,超車并道可以說是一氣呵成,不愧是實測零百加速成績為7.34秒的“選手”。碰到應該緊急制動時候,車輛又能夠穩穩地剎下來,這便給人一種很強的駕駛信心。
高速上行車時,發動機的轉速始終保持地很低,車廂內部也不會傳來發動機的噪音和振動,對于一臺頂配車型售價才不過15萬出頭的國產精品SUV來說,這樣的表現真讓我所沒有想到。
另外,在跑高速之時我還會經常開啟它的ACC自適應巡航功能,這套系統給我的最大直觀感受就是簡單、好用,避免了一些繁瑣的操作和設置。達到系統可開啟的條件時,駕駛員只需用左手按壓方向盤左側的自適應巡航按鍵,該功能便會正式啟用,而該按鍵的旁邊則是一個車距的按鍵,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駕駛習慣自由地調整跟車距離,很是方便。
往下是一個“CNCL”按鍵,也就是定速巡航功能,如果覺得ACC自適應續航功能過于枯燥無聊,那么按下這個按鍵之后,ACC功能便自動取消了,而此時車輛便又會重新交給你的雙車來進行駕駛。
總體來看,吉利博越L的這套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屬于簡單易用的類型,對于絕大多數花15萬預算買一臺家用SUV的消費者來說,我覺得博越L的ACC功能都是能夠打一個85分以上甚至更高分數的,由此也就可見,博越L為何能被稱之為是家用SUV里的“六邊形戰士”。
最后跟大家來說下底盤,在我看來,博越L的底盤并沒有像很多同級別選手那樣調校地偏舒適,相反,它的懸架系統韌性十足,在壓過井蓋或者經過一些連續坑洼路面的時候,底盤能干脆地處理掉路面的狀態,傳遞到車內的振動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,這真的很難得。即便是經過一些鋪裝不好的爛路,你也能感受到博越L這款車的底盤整體感很強,并沒有松散的感覺,而這我想也正是得益于其CMA架構下所帶來的“先天優勢”加持。
至于靜態層面的體驗,博越L外觀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屬于那種棱角分明的車型,尤其是前臉那貫穿式的燈帶和巧妙融入其中的吉利LOGO,我個人感覺是前臉最有特點的地方。車尾的貫穿式尾燈和運動擾流板也增添了不少的辨識度,讓人很容易就認出這是一款全新的博越L車型。
內飾層面給我的直觀感受就是科技感滿滿,無論是豎立的中控大屏、中控光幕的配備,還是頭枕音響、液晶儀表盤前方的HUD抬頭顯示,這些都給人營造出來了一種很強的科技感。加之新車在各方面的用料和做工等細節上處理得都很到位,所以作為一款15萬級別的頂配SUV,我覺得絕對也是物超所值的。
另外,13.2英寸的中控豎屏里內置的可是高通驍龍8155芯片,不僅屏幕反應速度快、語音系統識別流暢,還配備了吉利最新的銀河OS Air車機系統。因此對于大部分購買這類家用SUV的消費者們來說,最新的博越L我認為也是完全能夠滿足家用需求的。至少在這個價位和這個級別里,它屬于獨一檔的存在,也確實能稱得上是15萬級SUV里的新“卷王”。
寫在最后
總的來說,頂配才賣15萬出頭的博越L,在我看來是誠意十足且性價比滿滿的。而作為一輛擁有2.0T動力傍身+全套主動安全系統的國產精品SUV,你也真的很難相信,博越L這車只賣15萬。但事實卻是,吉利就是把這個車的價格給做下來了,所以對于咱們消費者來說,15萬就買一臺如此好開、好用、配置全面的國產SUV,還去買啥合資SUV???難道2.0T的博越L它不香嗎?感興趣的趕緊去店里實際地試駕一番吧。(文/優視汽車 大卓)
注:配圖來自網絡,權利歸原作者所有,一并感謝!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優視汽車的立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