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車網Buycar獲悉,2023(第二十屆)上海國際汽車展覽會期間,創維汽車舉辦了2023煥新升級發布會,正式發布2023款車型創維HT-i Ⅱ、創維EV6 Ⅱ及2023款SKYWELL歐盟620尊享。發布會后,創維集團、創維汽車創始人黃宏生接受了買車網Buycar等媒體的采訪。
2022年,創維汽車定下了3萬輛的銷售目標,最終銷量達2.19萬輛,完成了3萬輛目標的73%,而今年,創維汽車的銷量目標則是在國內和國外市場挑戰4萬輛。相對于其它造車新勢力來說,創維汽車進軍乘用車市場的時間并不長,只有短短兩年,能達到這樣的銷量已屬不易。
這主要歸功于創維汽車的核心競爭力。關于這個問題,黃宏生總結出三點要素:首先是創維的制造業基因。不同于其它造車新勢力斥巨資購買零部件,支付天價維護費的情況,創維汽車通過自己的設備投入生產線,完全由自己設計,比其它造車新勢力節省了不少成本。
其次,在智能化軟件方面,在其它造車新勢力開發語音、智能座艙、控制域時,創維汽車和創維成立了聯合研發公司,通過智能家電和軟件操作系統建立生態,比其它品牌節省幾十億元。
第三,創維汽車更能讀懂消費者。全國的企業分為三類:一類有至高無上的核心技術,站在高高的山頂上,如臺積電;另一類在全球高效運營,比如7-11;第三類則是能夠讀懂消費者的企業,沒有哪一項技術是獨立發明的,但是時刻用App、用每個人喜歡的社交方式進行聯通,核心競爭力在于讀懂消費者。
除了國內市場,創維汽車也已經在海外44個國家銷售,并針對海外市場做本地化的努力。黃宏生表示,不同國家的文化開發是不一樣的,包括民族、法規、技術標準、語言等,以歐洲市場為例,盡管是以歐盟認證為主體,但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還需要對產品進行單獨開發,以及用人工智能識別語言,每一項都要有巨大的技術支持。
有了銷量和競爭力打底,黃宏生表示,2022年,創維汽車已經成為新勢力里虧損最小的兩個企業之一。今年很多新能源車企都開始談盈利,創維乘用車起步稍晚,但因為有自己的研發團隊,虧損面并沒有越來越大,去年單臺虧損減少一倍。
他透露,2024年希望創維汽車的銷量能達到10萬臺,這個數字也是盈虧平衡的點,“汽車在不斷迭代,我們生命力比較長,可以迎來無人駕駛的春天,很多人在春天來臨之前就死了,看不到春天”。
隨著乘用車逐漸走上正軌,創維汽車也有了上市的計劃。據黃宏生回應,今年IPO的利好是注冊制,雖然注冊制有一個過渡的執行過程,但也是一個重大利好,創維汽車也在抓緊上市的道路上。